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

【陳鈺萍醫師專欄-乳妳所願】規律餵食的迷思



「玉芬剛入住,剖腹產後第7天,第二胎,目前覺得脹奶不適。」護理長跟我報告簡單的哺乳史,上一胎母奶餵到7個月,這胎目前脹奶中,寶寶全瓶餵母奶,媽媽產後不需回到職場。「玉芬,脹奶不舒服?」「嗯,上一胎不會這樣。為什麼這胎脹成這樣,硬塊好多,很不舒服,會不會乳腺炎啊?」

我好奇玉芬決定全瓶餵的原因,猜測應該跟上一胎哺乳經驗有關,原來她第一胎因為剖腹產,得在床上躺一段時間,她很快就學會躺著餵奶,寶寶也含得很好,從醫院到月子中心都一直跟寶寶在一起,寶寶餓了就餵,奶從沒脹過,寶寶喝得好也長得好。

但玉芬離開月子中心回家後,母親為了讓她繼續休息,接手照顧小孩,母親把玉芬擠出來的奶,按時間每四小時餵150c.c.,小孩沒喝完,也會想辦法把奶「灌」完,結果小孩滿兩個月時,就因過度餵食造成腸胃問題住院,玉芬雖然跟寶寶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卻因為一直與寶寶分離,而後寶寶又住院,嚴重的產後憂鬱爆發。想到這一切要再來一次,她就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並不是教會媽媽哺乳,從此就「幸福快樂」了。離開月子中心,媽媽與寶寶要回到她們的「日常生活」,與在機構中可能完全是兩回事,因為當媽媽回到家,並非只要面對寶寶,玉芬的母親沒餵過母奶,生養小孩是「科學母職」與配方奶盛行的年代,雖然認同母奶是孩子理想的食物來源,卻執意採規律餵食的模式。

目前許多照顧者仍然有規律餵食(如:四小時餵一次,一次要餵幾c.c.)的迷思。媽媽常處在孩子已經餓了,可是還不到四小時,該不該餵寶寶的掙扎中。英國約莫一世紀前,一位很有影響力的醫師 Truby King,寫了一本《大不列顛母親的育兒術》,教導媽媽們如何照顧小孩,書中建議母嬰分房睡且要照嚴格的時間表餵食與睡覺。美國的John Watson醫師也全力支持與推廣此一論調,還加入心理學,認為這樣對小孩的身心健康來說是最正確的。之後陸續有許多醫學專家,師承此學派並加以發揚光大,甚至在媒體大力宣傳。一些學者提出相反的看法,然而這些聲音被淹沒了,父母被教導著如何順應時勢「訓練小孩」。

在台灣很多新手媽媽們看的育兒書《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中的丹瑪醫師,就是遵循這樣的典範,在網路的育兒討論區,也分為「百歲醫師派」與「親密育兒派」,分別遵照《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書中提倡的規則餵食,訓練孩子的教養方式,與《親密育兒百科》主張依孩子需求滿足孩子,兩種截然不同育兒方式主張的育兒書。

Truby King的那個時代,西方醫學生理學的發展,企圖用物理與化學公式,來解釋所有的生理現象。因此,寶寶成為被動接受乳汁的客體,而這種對哺乳母親與寶寶身體的規訓,也顯示了男醫師在缺乏哺乳與育兒身體經驗的情況下,所建構起來的醫學知識、認為「客觀」、「科學」的實作方式,跟真實世界的媽媽寶寶有偌大落差。

其實定時定量的觀念,早在宋代中國,幼醫也有這樣的建議。熊秉真的《幼幼》書,討論中國傳統的育兒方式,書中就引宋代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的《產乳集》,〈將護嬰兒方論〉一篇:「飼乳之後,須依時、量多寡與之。勿令太飽,恐成嬭,久則吐嬭,不可節也。」對於定時一事,元朝幼醫名著曾世榮《活幼口議》中且有專論。由此可見無論東方或西方,無論哪一個年代,掌握書寫權力的男性醫者,常將嬰幼兒餵食視為照顧者主動、嬰幼兒被動的必然。

但也並非所有男性醫者,都有這樣的落差。英國的溫尼考特醫師,醫療生涯從小兒科開始,在接觸精神分析後,越來越深入地研究兒童心理學,關於母親與嬰兒的關係,他認為,假如母親跟嬰兒之間的親情已經展開,而且自然發展,就不需要哺乳技巧,也不必量體溫和作各種檢查,因為,他們倆比外人更明白什麼才是對的。在這種情況下,小嬰兒會用對的速度正確的量,也知道何時該停止。寶寶的消化和排泄不必外人監控,因為情感關係自然發展,整個生理作用就奏效了。


其實,母親從寶寶身上學到的育兒心得,就像寶寶也從她身上了解了母親。嬰幼兒與照顧者的互動,是細膩而繁複的,不是只有哭與吐奶的表現,或是喝奶間隔時間長短、喝奶量可以測量。

2016年6月22日 星期三

【陳鈺萍醫師專欄-乳妳所願】坐月子機構化所產生的「數字迷思」

坐月子機構化所產生的「數字迷思」:媽媽的奶量、寶寶的體重與黃疸數值。

---
「乳」,可以當名詞,指乳汁;也可以當動詞,指餵小孩喝奶。餵哪種奶?由誰來餵?用什麼方式餵?有各種的排列組合。

2011年,台灣產後第一個月總母乳哺育率為87.5%,純母乳哺育率為61.8%。這樣的數字傳達出這十多年來,母乳哺育社會技術體制逐漸形成。無論是醫學專家或是一般大眾,對乳汁成分的認知,已從對配方奶象徵「科學」、「進步」的崇拜,轉而重新認識母乳的好。

令人在意的是,「總」哺育率與「純」哺育率有著25.7%的落差,有1/4的母親,是母奶與配方奶混和餵食的。這些母親並非不知道純母乳哺育對寶寶的好處,大部分是泌乳不足。

在母乳哺育的相關研究中,常有因果導置的問題。孩子們進到醫療場域,一旦有生長或感染的問題,常被給予提早吃副食品或是添加配方奶的建議。這些孩子就此落入非純母乳哺育的族群,母親如果沒有得到適切的協助,泌乳量很容易開始減少。

我們來討論三種常見的「數字迷思」:媽媽的奶量、寶寶的體重與黃疸數值。

「乳汁不足」是很多母親開始幫寶寶添加配方奶的原因,醫學上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泌乳不足。「原發性泌乳不足」在醫學上有其診斷與處置方式,但這佔少數。大部分的泌乳不足屬於續發性,醫學上的分類將其歸為「自覺乳汁不足」。這樣的分類方式,認為這些母親沒有得到足夠母乳哺育的相關知識與支持,寶寶不一定喝不飽,母親的身體也還持續泌乳,處置的方式就是加強對母親的衛教,以及尋求更多的支持方式。「自覺」,加重了母親對自己身體的責任,也讓母親對自己的泌乳能力更沒信心。

2013年夏天,我在月子中心進行例行巡診。產後第二周的Y,雖然泌乳順暢,但寶寶每天都還有二至三成的奶,需要靠配方奶補足。「陳醫師,我產前所有與母乳有關的媽媽教室都認真上了,可以買到的書,也都讀了,為什麼奶還是不夠?」Y的哺乳知識充分,家人對她的支持也足夠,為何還是泌乳不足?

我將其稱為「醫源性泌乳不足」。從醫院到月子中心,機構中的種種處置,使得母親的身體雖然具有分泌足夠乳汁的能力,卻被重新導向為泌乳不足的身體,目前最常見開始補充配方奶原因,一個是寶寶體重不足,一個是寶寶有黃疸問題。Y就是因為寶寶體重下降太多,在醫院聽從兒科醫師建議,開始補充配方奶。

「生物監測」的觀念,讓媽媽與寶寶的身體消失

寶寶體重的測量成了評估生長的指標,也等於有沒有喝到足夠的奶。坐月子機構化後,延續醫院的照顧模式,寶寶每天被測量著體重,也統計每天進出身體的奶(水)量。若是親餵,無法得知寶寶喝進肚裡的奶量,就得紀錄餵奶時間的長短。一旦寶寶在生理性脫水的階段體重掉太多,或是出生後體重該回升時沒回升,就會歸因於喝的奶不夠,如果餵的是母奶,責任完全就落到母親身上,母親開始覺得自己泌乳不足,把自己身體「病理化」成為無法分泌足夠乳汁的身體,讓醫療可以介入。焦慮的媽媽開始在意寶寶一餐究竟喝了多少奶,於是把奶擠出來度量。

另一個數字的迷思,是關於黃疸數值。新生兒在出生後的第二至三天,開始有生理性黃疸。形成黃疸的「膽紅素」,是寶寶體內紅血球代謝過程的產物,經肝臟處理後,隨著寶寶的糞便排出。膽紅素在寶寶身體裡遊走,也會沉積在皮膚底下。遊走的膽紅素會與身體代謝產生的自由基結合,將其帶出體外;而沉積在皮膚底下的,是寶寶天然的「防曬乳」,幫助尚未成熟的皮膚抵抗紫外線的傷害。

以配方奶為嬰幼兒餵食典範的年代,寶寶不太容易有黃疸,大家不去探究為何喝配方奶較不容易有黃疸,是不是餵食配方奶的寶寶,缺少了什麼「正常」該有的身體代謝功能。反而用餵了配方奶重新導向的「不黃」身體為標準,「正常」的生理性黃疸開始被視為「不正常」。而依著這「不黃」身體立下的照光標準,寶寶黃疸數值較高,醫療上的常規是要照光讓其恢復「正常」,另一個常被提出的建議,就是改餵配方奶。

(當然醫學上還是有病理性黃疸,需要積極治療的情況。但通常寶寶能出院隨著媽媽住進月子中心,幾乎都是生理性黃疸,或是餵食不足的黃疸,黃疸數值尚在可接受的範圍,否則醫院「不會放人」。)

另一次月子中心例行性的巡診,C產後第五天,寶寶在醫院時就因為黃疸數值過高照過光,月子中心每天都會幫寶寶測量黃疸指數,今天數值又升高了,C很擔心。

「今天有沒有什麼問題?」C正好在擠奶。
「陳醫師,寶寶今天黃疸值又升高了,我覺得奶不夠,衝不上來。」C回答。
「為什麼不把寶寶帶回房裡餵,而在這裡擠奶?」我問。
「寶寶要照光啊!」C認為跟醫院一樣,寶寶照光得在嬰兒室,所以她把奶擠出來,再送到嬰兒室請護理人員瓶餵。
「我們用的是照光毯,寶寶可以推來身邊啊!」我這麼說。

C把讓寶寶黃疸值下降當作首要目標,認為照光是目前最重要的解決方式。為了不中斷照光的進行,就把奶擠出來送至嬰兒室讓護理人員用奶瓶餵食。然而寶寶與媽媽分開,會減少討奶的次數,喝不到足夠的奶,黃疸數值更不容易下降,媽媽泌乳也會因為寶寶沒有在身邊頻繁的刺激與互動,而開始減少。但目前對寶寶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喝到足夠的奶,而不是照光。


我們常說,媽媽能選擇餵寶寶什麼奶,但許多醫療處置無形之中,限縮了媽媽的權利,在現今的醫療場域中,母親泌乳的功能與寶寶身體的運作,都被重新導向,只有釐清這種處境帶來的問題,才能提升哺乳母親的行動能力,不再泌乳不足。


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

【陳鈺萍醫師專欄-乳妳所願】擠出母乳,成為自己孩子的奶媽


在原本職場媽媽才需要使用擠乳器的,為什麼會出現在月子中心、甚至全職媽媽的身邊?
某天在月子中心巡診,一個產婦問我:「陳醫師,我母奶很夠,寶寶喝很多便便也很多,為什麼這星期已經第三天了,寶寶體重沒有增加?」通常,我會要媽媽們不要那麼在意寶寶體重的問題,但三天體重都沒增加並不尋常,所以我詢問媽媽的餵奶方式。「之前寶寶不喜歡親餵,我都用奶瓶餵他母奶。最近他比較願意直接喝了,我會看時間,大約三個小時給他喝奶。可是他大約1015分鐘就會睡著不喝,我會把他弄醒,再補他80c.c.母奶。他如果哭,我會讓他哭一會兒,再餵他。」

這樣的餵食方式問題在於,規律餵食的迷思,看時鐘餵奶不是看寶寶釋放的訊息;媽媽處於過度泌乳的狀態,孩子喝到睡著其實已經飽了,後面再補的反而增加孩子身體的負擔;孩子哭不要馬上抱的迷思,讓孩子消耗過多能量在哭這件事情上。不是媽媽的奶越多越好,也不是寶寶喝越多越好。在母親泌乳足夠的情況下,孩子還是有可能長不大。

美國嬰兒餵食執行研究統計顯示,20052007年間,1.5個月至4.5個月大的寶寶,選擇母乳哺育的媽媽有85%成功使用過擠乳器。甚至這當中有5.6%的媽媽,從寶寶出生後就把奶擠出來餵,寶寶不曾在媽媽的乳房喝過奶。

為何要在意全母乳哺育與全瓶餵母奶的差別呢?

母乳哺育,對媽媽有親子連結與許多健康上的好處,如果是擠出來餵,這些好處可能就不成立了。目前已經有一些研究顯示,擠乳器使用不當,可能造成母親乳腺炎、乳房或乳頭受傷等問題;還有因為使用擠乳器造成乳房疼痛的問題。很多月子中心的媽媽告訴我,當她們使用擠乳器時,總有被掏空的疲憊感,沒有親餵時那種滿足與愉悅。面對機器與面對寶寶,身體啟動的是全然不同的神經荷爾蒙分泌機制。

「把奶擠出來,寶寶到底喝得比較多還是比較少?」這取決於媽媽與寶寶有沒有一直在一起,以及瓶餵的方式。擠出來的奶,成分與親餵已經不同,從擠乳、儲奶到回溫加熱,進入寶寶的口中,每一步驟都有細菌汙染的風險。當照顧者用奶瓶餵母奶,常會回到配方奶的哺餵模式,於是又帶來了過度餵食的問題,如前面所提玉芬的例子。

英國一個針對產後四周內把奶擠出來餵的研究,狀況與台灣非常相似:有些全職媽媽並沒有因工作需要與寶寶分離,卻還是使用擠乳器,把奶擠出來瓶餵,反而使母乳哺育進行得不順利,而提早離乳。讓我更訝異的是英國婦女,有六個月的產假,卻還是有多數的婦女把奶擠出來。從這項研究看起來,媽媽們把奶擠出來,並不只是回到職場要與寶寶分開的考量。許多不需要與寶寶分開的母親,還是有著各種使用擠乳器的理由。而擠乳器並不像廣告上時常呈現的,帶給哺乳母親效率,以及哺乳的持續。

對依賴擠乳器的媽媽們來說,擠乳器讓她們控制擠乳時間,讓她們知道自己奶量多少,她們認為擠乳器是母乳哺育的必備工具。對不使用擠乳器的媽媽來說,擠乳器切割了她們的時間,影響了她們哺乳的自信。

「讓寶寶喝到奶」這件事,有親餵、手擠、擠乳器三種選擇,這樣的討論容易陷於「該不該使用」、「擠乳器是不是一個好工具」的爭論,我想再往內推一些,著眼於「擠出來」的必要性,對於「讓寶寶喝到奶」,使用擠乳器的媽媽跟這個技術物如何有更自由的關係?如何讓選擇母乳哺育的媽媽覺得自由呢?

在原本職場媽媽需要與寶寶分開才要用擠乳器的想像中,在家帶小孩的母親、月子中心中的產婦,都不屬於擠乳器的使用者,但她們卻成為使用者,為什麼?媽媽們使用擠乳器,並不是需不需要回到職場這麼單純的考量因素。


圖片攝影:Chmi

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陳鈺萍醫師專欄-乳妳所願】月子中心如何改變近代母乳哺育文化?




母親與孩子,從懷孕開始透過胎盤血流,交織起一個新生命的醞釀過程,母親們開始想像自己與孩子的關係。身體一直在變化,隨時都有新發現。孩子出生後,母親的乳房取代了胎盤,透過母乳,兩個生命持續交織。選擇母乳哺育的母親,啟動了自己與乳房的新關係,也維持了孩子與母親兩個身體的互動。

「我會有奶嗎?」「孩子願意吸嗎?」「我的乳頭凹陷,孩子會不會含不上?」「母奶要怎麼餵才對?」這些問題,母親們從懷孕開始,或許想過千百回,充滿對自己身體的不確定,也滿懷期待。母乳哺育這趟旅程,始於孩子出生時,但方式各有不同,並不是母親願意餵就能圓滿。要如何去除父權醫學體制加諸女性身體的想像呢?

十多年前,還沒有母嬰親善措施,在醫院生產,孩子出生後的常規,是被放在維持攝氏37度的暖床上,擦乾身體、點眼藥、打維生素K、量身高頭圍、秤重全部「處理好」之後,包裹起來,抱到躺在產檯上還在被縫合傷口的母親眼前,對手圈。「媽媽恭喜,這是妳的寶寶喔,是男生(這時會掀開包布讓媽媽看一下外生殖器,驗明正身)。我們對一下手圈,OOO之男,沒有錯喔?來!蓋一下手印,先把寶寶抱去嬰兒室洗澡囉!」

下一次見到寶寶,或許是四個小時後,或許更久。寶寶得在嬰兒室觀察一段時間,說是「觀察」,其實也在等兒科醫師來做第一次的健康檢查。這樣的運作模式中,醫護人員是主體,一切以方便醫療工作流程效率為考量。若是順產,產婦歸產科住產後病房,小孩歸兒科住進嬰兒室,媽媽若要餵母奶,得想辦法將自己的身體,從病房移動到嬰兒室。若是因為傷口疼痛或是產後疲憊無法移動,就會將餵養小孩的「工作」,交由嬰兒室的護理人員全權處理。

孩子剛出生,媽媽的奶還沒「來」,這樣的情況下,餵的是配方奶。(產後前幾天,母親分泌的是初乳,量不多,通常也還擠不出來。通常在產後35天,才開始脹奶,有「奶來了」的感覺)

無論媽媽或寶寶,在這樣的環境中都是被動的,只能順從醫療常規的一切安排。

有母嬰親善措施之後不一樣了。醫院開始提供「產後肌膚接觸」、「24小時親子同室」,只要媽媽願意,孩子可以一直跟媽媽在一起不分離。2007年國際母乳哺餵周的口號為「最初的第一個小時拯救100萬個嬰兒」,強調母嬰不分離、母乳哺育的重要性。孩子出生斷臍了,看似兩個從此獨立運作的個體。但是透過母乳哺育的連結,孩子與媽媽還是一體的(mother-infant dyad),許許多多生理運作持續互相調節,甚至關乎寶寶的存活。很多媽媽用「卸貨」來形容生產,揹了十個月的「貨物」終於卸下。寶寶出生後,其他人也可以分擔照顧寶寶的責任,不再是照顧媽媽即照顧寶寶了。但是寶寶是人,不是貨物,與媽媽身體持續互動,才是生存下去的保證。

近年來,產後到月子中心坐月子,已成為都會地區的首選。以台北市來說,登記立案的產後護理之家目前有63家之多。很多婦女懷孕一領到媽媽手冊,就開始物色月子中心。到醫療院所生產,之後到月子中心坐月子,成了都會區大多數產婦的選擇。查看網路上月子中心的廣告,莫不強調其專業的護理照顧、優良的醫護團隊、營養師或中醫師把關的月子餐、飯店級的住房享受。過往女性長輩幫忙坐月子,同時傳遞母職與育兒知識的網絡,進到機構之後,成為產婦與護理人員新型態的人際關係網絡,對於媽媽與寶寶的身體實作也造成改變。

然而,母乳哺育不只是媽媽「個人的選擇」,懷孕並非終止於寶寶出生的那一刻。寶寶出生後與媽媽分開為兩個「獨立」的身體,母乳哺育卻需要兩個身體協同的實作才能達到平衡。以往產後出院回家坐月子,在空間上只有從醫院到回家的轉移。

而今產後護理之家看似延續醫院的照顧模式,卻發展出在機構中坐月子一些獨特的現象:走進產後護理之家,幾乎每個產婦床頭都擺著擠乳器,常聽到母親們描述「擠乳的辛苦」,而非「餵奶的辛苦」。

當女性身體與嬰兒餵食分開來,使用擠乳器的產婦,對母乳哺育有著不一樣的想像,擠乳器的介入,造成母乳哺育去身體化,也影響與改變了這個網絡中的社會關係,而當母親與孩子
離開產後護理之家,返回日常生活,該如何延續哺乳而非斷裂?

接下來幾篇文章,將分享我在產後護理之家的參與式觀察,探討機構中母親與寶寶,產後第一個月的身體實作。希望母親與孩子在母乳哺育中都能「如你所願」,尋得更自由的關係!

---
作者/陳鈺萍
許世賓婦產科診所婦產科主治醫師
青年診所哺乳諮詢部主治醫師
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國際認證嬰幼兒按摩講師
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理事
生產改革行動聯盟秘書長

圖片攝影/賓(flickr

錯誤的哺乳觀念,導致「母乳最累」


一支由奶粉商拍攝的「真實母乳媽媽的奮鬥歷程」,在網路上引起許多共鳴與迴響,但細看內容,處處是錯誤的哺乳觀念,導致「母乳最累」的結果。

一位朋友告訴我們,「我三胎都在月子中心,但完全不同的過程

第一胎,她什麼都不懂,在月子中心夜裡寶寶不在身邊,從徒手擠奶到使用擠奶器,不斷衝奶量,結果月子做完,家裡冰箱滿滿的母奶冰棒,安心之餘,寶寶一天卻有一兩餐必須喝冷藏或冷凍奶,才能儲存更多「新冰棒」。

第二胎,奶來得很快,有了第一胎經驗,即使在月子中心也餐餐親餵,但初生寶寶食量不及脹奶速度,只好餵完後再擠一些出來,讓自己稍微舒服一點,結果奶量更多,回到家後冷凍庫依舊爆炸,沒想到寶寶完全不喝冷凍奶,只好全捐出去。

生第三胎前,她知道了全親餵的好處,雖然在月子中心希望半夜能補眠,還是擠奶,但先跟護理師溝通好,等寶寶起床想喝奶時才餵,也不強迫喝的量,所以半夜擠奶時只要擠出寶寶喝的量即可,回家後立刻拋開奶瓶全親餵,並且想喝就喝。母奶至今九個多月,比前兩胎都長也更愉快。

這位母親三次不同的哺乳經驗,說明了月子中心的協助母乳措施,能夠影響女性哺乳的方式與感受。許多媽媽認為護理師或醫師對母乳的概念一定是正確的,會聽從醫護人員的建議,然而他們不一定接受過母乳的相關知識與訓練,不適當的哺乳建議,導致「餵奶的辛苦」被「擠奶的辛苦」所取代,寶寶的體重、擠乳量、衝高奶量、規律餵奶等迷思,讓許多媽媽產後還未復原的身體吃盡苦頭。

「醫院護士和月子中心護理師叫我一定要排空,這兩字害慘人了,排什麼空啊,孩子吃多少就是多少,多擠出來幹什麼呢?」
「初乳明明很少,為什麼要硬擠?擠了半天就只有幾cc,又開始擔心沒奶,對媽媽來說打擊超大。」
「我設鬧鐘3個小時擠奶一次,擠完又花30分鐘洗擠奶器跟消毒,真的是一段悲慘的過去。」

再以影片中半夜三點的「擠奶鬧鐘」為例,在月子中心,多數媽媽都讓寶寶在嬰兒室過夜,其實母嬰同眠,媽媽並不會睡得比較少,雖然睡眠一直中斷,可是在醫學上的統計,反而感覺睡得好與睡得飽的比例遠遠多於母嬰分眠的媽媽,因為母嬰同眠時,媽媽與寶寶睡眠是同步的,寶寶醒來要喝奶時,媽媽也醒了,而不是被鬧鐘叫醒擠奶。

母嬰同睡,彼此在生理與行為上是互相影響的,媽媽對寶寶的生理反應較敏感,奶量較充足;對寶寶來說,能夠增加母乳的時間跟次數,淺眠時間(第1.2期)較多,深眠時間(第3.4期)較少,也能減少發生呼吸中止的風險。

母乳對孩子是最好的食物,但並非是唯一可選的食物,而且餵母乳的過程確實很磨人,配方奶確實是許多媽媽的好幫手,但使用配方奶的前提,不應是建立在媽媽無法以母乳餵飽孩子的挫折感上。

如同上述,當媽媽得以掌握正確概念時,哺乳可以是完全不同的經驗,因此,當這部「真實母乳媽媽的奮鬥歷程」的廣告,強調女性餵母乳的辛苦,我們認為更值得被好好討論的是,錯誤訊息與經常誤導哺乳變成一場磨難。

其實,不需要製作成本高昂的廣告,提醒女性哺乳有多辛苦,我們需要傳達的是,婦產科醫護人員與月子中心護理師應增進母乳知識,讓女性在產前教育即能做好準備,產後也能得到正確的幫助,現在也有不少母乳支持團體能夠提供媽媽搜尋資訊,多管齊下,媽媽和寶寶就能享受最親密無間又愉快的母乳歲月。


「喝母乳的孩子是個寶」這句標語,確實讓餵母乳的媽媽壓力很大,與其強調親餵和母乳最好,更值得被好好討論的是,如何在產前教育增進正確的母乳知識,讓女性能及早做好準備,產後家人也能給予正確的幫助與支持,使用配方奶不是罪惡,瓶餵也不是,但該交由媽媽的自主意識,而非讓媽媽有罪惡感在先,覺得自己餵不飽孩子,畢竟養育寶寶的甘與苦,只有媽媽自己知道,不管是全親餵、瓶餵母奶,餵配方奶,都不會改變媽媽對寶寶的愛。我們希望,除了媽媽,家庭裡的每一個成員也能有正確的母奶觀念,讓願意餵母奶的媽媽擁有最強大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