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1日 星期四

【父親節徵文】我們是黃金三角






文/Yin-Chen Lin (熟手爸爸,二胎都是居家生產)
『欸~我們要不要試試看在家裡生啊?
『你瘋了嗎?! 是我要生耶!!
這個對話是發生在六年前,第一胎的孕中期,由身為爸爸的我提出來的。這個對話的結束的速度大概比受精的過程還快,因為女主角已經把重點表明得再清楚不過了!!生產這件事本來就是要生的人來決定啊~不然勒?!
我的太太是個頭腦清楚的人,她很明白那是她的身體,不是我,甚至是所有家族裡的任何人可以替她決定的。所以在當時,她幾乎是完完全全無法相信和接受居家生產的。但最後,我們到底是怎麼從準備完全依賴醫療生產,走到了無醫療介入的居家生產呢?? 這得從我們曲折又無奈的產檢和準備過程講起。
從知道懷孕到確定要居家生產之前,其實一切都還滿順利的,準媽媽沒什麼不舒服,我也沒什麼感覺,直到太太因為屆高齡被醫師要求做「羊膜穿刺術」,這件事對當時的媽媽來說有著極大的抗拒和恐懼。生為現代人的我們,不得不承認恐懼隨時充斥在每一天的生活裡,結婚之後擔心有沒有懷孕?懷了孕開始擔心胎兒有沒有問題?沒什麼問題還不夠,還要確定是健康無病的,要完美的才行!(常常我們以為沒有病就是健康,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對於疾病的恐懼,對於新生命的不確定,對於數據的計較與衡量,總是優先於生命本身的多樣性和獨特樣貌,對於當初被要求做的「羊膜穿刺術」,我問自己的是,『難道有唐氏症的人不適合生存在這個地球甚至社會上嗎?要是篩檢出來中獎機率偏高,那我要做甚麼決定?殺了他嗎??』說實話我完全不覺得自己有甚麼權力應該做這樣的決定。所以當我們告知醫生不打算進行羊膜穿刺的決定時,醫生與護理人員的態度立刻轉為訝異和諷刺,護士小姐瞪大了眼一直搖頭,彷彿我們是不負責任又任性的父母。被否定與懷疑的感覺讓太太很難受,太太一度沮喪得不知所措,直到有一天我們在書店的書架上發現了一本書名很吸引人的書~"溫柔生產",太太很興奮的買回家,然後開始很認真的讀它,接下來,我們就一步一步走上了居家生產的不歸路。
我們到了孕後期才決定居家生產,重新學習一切懷孕生產相關的知識,才發現原來前面漫長的孕程中,我們對於懷孕和生產根本算是一無所知!! 準備的工作有很多,找尋願意前來接生的助產士還有陪產員是重要的一環,還有跟產檢醫師溝通,請他成為我們最堅強的後盾,更是重要。我們從來不會認為跟醫生溝通我們要居家生產,會是件容易的事,畢竟那不是他熟悉的領域和做事習慣,在居家生產的領域裡,我們可以請醫師協助的部分事實上很有限,但又非常重要。我們到非常後期才找到一位溫柔、尊重並且願意傾聽的醫生,他把自己的經驗跟我們分享,也把他的顧慮和擔心提醒出來,他說『自然的意思,不只是包含了自然生產,也包含了自然淘汰與死亡,這你們也需要考慮進去。』他說得很溫柔、很輕鬆,可是卻震撼了我許久!『對啊~生命中的自然本來就含括了生老病死啊!
跟醫生的談話之後,我想了各種可能,如果死亡真的發生了,我會如何?我們會如何?我們的家人又會怎麼面對這件事?我了解心情是需要被照顧的,溝通是需要持續的,無論是夫妻之間還是跟家人之間。居家生產這件事在我們夫妻之間沒有任何爭議,反而因為早早有了共識所以可以將心力大量的用在準備工作和吸收學習上面,但是跟家人的溝通就沒那麼容易了。
『你瘋了嗎?大家都在醫院生也都沒事,都好好的,你們為什麼要跟別人不一樣?
『這是我們家的小孩耶,要是出了什麼差錯,你們要怎麼交待?"
面對傳統價值和家庭成員對我們舊有的評價方式,會是很大很大的挑戰。要對談的很多,要翻轉的也很多,這些溝通許多時候會耗盡了我們的心力和精神,但我很清楚我就要成為這個小生命的依靠了,在我太太生產的時候,她也只有我了,我們盡量做所有可以做的溝通,但把我們自己的心情和狀態照顧好,把該做的準備齊全和堅固了,那麼信心和能量會長出來,在我的孩子出生的那當下,我們該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等待他陪伴他上面。所以我選擇承擔起跟家人溝通的重擔,雖然不太順利,但無妨,我們計劃好了,也準備好了,任何意見我們都尊重,但我一定得尊重自己和太太的意願。
其實,身為一個居家生產的爸爸,陪產待產的心情很高潮迭起,準備事項更是不少,身邊的孕婦每天的心情有高有低,焦慮、沮喪、擔憂、害怕的時候,我們可不能落井下石或跟著一起沉淪,我的性格雖然當不了啦啦隊,但我可以盡力當個肩膀。
生產開始的時候,把注意力都放在媽媽身上,你看著這個女人專注地在和即將到來的孩子合作努力著,你的陪伴就是那黃金三角的一環,鼓勵她、支持她,為她抒緩,和她一起呼吸身為男性,我們永遠無法體驗生產時的身心狀態,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整個過程裡給予她最大的支持和力量,當她和孩子最強而有力的靠山。
準爸爸的陪伴,準媽媽感受得到,即將到來的孩子也一樣感受得到!而這樣有品質和溫度的陪伴,應該回到生命的每個重要階段。我期待每個人從出生、老去,生病、死亡,都能在這樣的連結裡感受到生命的尊重,同時滿足於身而為人的幸福。

2016年8月9日 星期二

【父親節徵文】我是我太太的月子阿姨


文 / 阿澤(請育嬰假重溫親密育兒時光的奶爸)

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當父親的?看著剛滿三歲的孩子跑跳來去,不由得覺得好笑,這是什麼問題,我每天都在當爸爸啊!但一切的開端,是兒子剛出生時,我請了年假加上無薪事假、替太太坐月子的那一個月。 

為什麼不去月子中心或是找月子阿姨呢?很簡單,月子中心付不起,月子阿姨也找過,但是談得來的很怕狗(我家中有隻二十公斤的嗨犬豆豆),家中長輩呢?坦白說,我是耳根子硬的人,很怕被說一定要怎樣怎樣,絕對不可以這樣那樣,後來想想,與其顧慮一堆,還不如我自己來吧。 

通常大家對於月子都有一定想像,如果是傳統方式由家人照顧,就是麻油米酒喝到飽,不能洗頭不能出門之類(這一堆禁忌的魔掌從女性懷孕延伸到孩子出生),不然就是住在月子中心的套房裡,吃著月子餐。不少朋友跟我說,牙一咬,一定要讓太太住一回,因為孩子出生後,在家族中的硬仗才要開始,這是懷孕到有孩子之間的最後黃金時光。不過因為我們是小家庭自己住,倒可省去這段顧慮。 

我媽媽本來也準備大展身手,但是因為我的堅持,改成替我去拍賣漁市買回一整箱的鮮魚,先處理好,接連兩、三週一趟趟送來,我每天只要煮鍋魚湯、雞湯、排骨湯,加點姑姑特地釀的米酒,搭配一些簡單的家常菜色,就是每天的月子餐。住在附近的岳母是堅強的後援,三不五時帶些太太喜歡吃的東西、比較複雜的燉煮料理來加菜。 

現在回想,那真是一段最完美的時光,每天早上起床,打掃,煮早餐,遛狗,回家孩子與媽媽還在睡覺,我可以喝著咖啡在晨光中看著家人起床。沒有其他外在因素干擾,我與太太得以慢慢適應小嬰兒兩小時一週期的生活步調,孩子醒來,太太親餵,換尿布,孩子睡著,我們夫妻還有時間看看書。除了偶爾的親友探望,這真是個完美的生活節奏(那時如此悠閒,現在面對三歲兒如打仗的生活是怎麼回事?)。 

從親手剪斷孩子的臍帶以來,我清楚記得且享受與孩子間的種種第一次,我記得第一次讓孩子躺在我胸口,第一次與孩子一同醒來,第一次替他洗澡(我可是看網路有片預習了好幾回),第一次換尿布(可怕的青色胎便),第一次讓他握著我的手(那是只能握著小指的手掌) 我甚至還是家中第一個會使用mamaway揹巾(偉哉YOUTUBE),背著讓嬰兒睡著的人,連太太都是出關後到店裡請教店員,才慢慢學會的。

這一切,都在我們最熟悉的家中發生,慢慢練習上手,過程有我們最親愛的貓狗陪伴,我知道人生不一樣,幸福得不一樣了。 

我記得朋友聽到我幫太太坐月子,露出難以置信(或是你真是異類)的表情,我只想拍拍他的肩膀,告訴他,這一點都不難,難的在後頭啊!老公是最了解產婦生活習慣的人,就算不會煮飯,訂月子餐也很方便,或許男人需要的,只是一些做的不夠完美的體諒與準備(男性的產前教育不能等),以及一份義無反顧請假的決心,相信我,為了最親愛的人,這絕對值得。

幫太太坐月子,是一個親身感謝太太忍受孕期不適、生產疼痛的機會,也是讓我調整身心轉變成為一名父親的機會,就算法定的陪產假延長為五天,但未來等著我們的是即將有巨大改變的新家庭生活,我很慶幸當初自己有一個月的時間,調整心情與生活步調,現在回想,那是人生最值得珍惜的一段回憶。

2016年8月8日 星期一

【父親節徵文】所有溫柔之前 都是要一點一滴努力的




/Atticus(新手爸爸,老婆懷孕27周)

因為長期拍攝「溫柔生產」的故事,我太太了解關於生產事情遠超過百倍,原本以為只是夫妻間吃飯聊天分享的話題,在今年三月得知家中即將有新成員誕生的喜訊後,突然成為我要認真了解的課題。我終於從太太最得力的司機,升級成一起參加「溫柔生產」活動的一員了!

第一次了解「溫柔生產」:生動盟的活動

五月初,生動盟辦了一場「生再發現」的活動,短短一個下午,從助師、婦科醫師到親身經歷的家,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什麼是「溫柔生產」。活動,總是聽得矇懞懂懂的,但下半場以十個人一組的議題討論,我學習到了實踐「溫柔生產」,丈夫也要投入更多的時間了解,難怪我太太一直塞書給我看,當時的進度大約三頁左右。

另一方面,我也體認到醫院就是專業、安全和效率的極致。也如此,無法根據每位孕婦的需求,調整各種客製化需求,光想要著生就很不容易了,更不用導入助師等做法。

我也學到,如果要在醫院實踐「溫柔生產」,找到願意推動的醫師和醫院相當重要,例如三重聯合醫院就很願意推動「溫柔生產」,可以用相當合理的費用租用單人病房,就可以進行溫柔生的方式,這對於想要兼顧「溫柔生產」和醫院專業的家,都是相當受用的資訊。

第二次了解「溫柔生產」:陳萍醫師的工作坊

參加陳醫師的工作坊真正的原因,是聽當天會有很棒的咖啡可以喝,當然自告奮用當起太太的司機一起參加。結果這個星期六的下午,不僅喝到很棒的咖啡、吃到棒的點心,還聽到了陳醫師為何努力推動「溫柔生產」的心路歷程。

那天下午我學到另一個關鍵的事情,是生過程中對女性的尊重,如果孩子在家庭的誕生是如此重大,且我們盡力呵護的,那生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當然要對媽媽有更好的呵護。醫院必須要注重高效率和安全,在某種程度上,犧牲了每一位家的需求,那現在我們認識了這個尊重,第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聽老婆的心聲,她想要怎樣的生方式,我們彼此建立了信任,就會對生有了尊敬之心。

說起信任,在陳醫生的工作坊中,我也看見了產家和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現在的醫院系統,讓我們對醫生在專業上有至高的尊敬,但卻不太容易建立如朋友般的信任關係。這個關係本來就很難建立,如果一個教學醫院的醫生,每次只能用不到五分的時間跟你互動,當然無法建立這樣的關係。這也不是醫生的問題,就是那麼多人要排隊掛號,醫生還是要一一看完,所以高效率和專業才是關鍵所在。

我捫心自問,如果我想要讓醫生們用更多的時間和家間有更多的互動與關懷,在生的過程前、中、後能在旁,並教我這位新手爸爸所有的生育知識,我又願意付上多少代價呢?

太太給我那本《溫柔生::充滿愛與能量的美妙誕生》我看不到十頁,但我已經知道要邁向「溫柔生產」是要付出的,改口要了另一本《寶寶,包在我身上》當入門書,並取代了每天滑手機的時間,這就是第一個跨出的門檻,各位爸爸也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