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日 星期四

【 畫寫生 之 繪本也來生】 Part 5 終於有了這一本(淚) 爸爸有練過之《我家寶貝要出生》


#畫寫生 之 繪本也來生介紹4本繪本之後,終於要進入主題(前面的都不是主題嗎?蛤?)和提供我們棲身之所的「生產改革行動聯盟」粉絲頁合體,來看一本骨子裏談的是生產改革但外表很低調素顏的寫真書--《我家寶貝要出生》 。
它是翻譯為中文的繪本書(雖然是全本是照片,但被歸在繪本類)中,唯一直接談論「居家生產」的書。讓人桑心的是,目前已絕版,只能在二手書市尋覓,或者從圖書館借閱,如果你也覺得太可惜,請合力敲碗讓出版社再版吧!
《我家寶貝要出生》由伊藤家第三個孩子「真菜花」的描述開始,那一天,媽媽告訴她:「寶寶可能今天會出生喔!」真菜花好期待,也煩惱寶寶會不會在她去學校時出生呢?媽媽說:「別擔心,他會等大家回來再出生的,一定會!」
攝影師爸爸為家中老四「空斗」的到來,拍了一系列照片,有趴在媽媽肚子上聽寶寶心跳的女兒、來到家中做例行產前檢查的助產士、還有隨著時間變化的自然景物,一直到「那一天來了!」。
那一天,大家比平常早一點回到家,卻也和平常一樣寫功課、吃爸爸做的晚飯、一邊等待寶寶。當媽媽需要的時候,小哥哥幫她按摩、小姊姊陪伴一起在浴缸泡溫水放鬆,媽媽告訴她:「真菜花要出生時,媽媽也是在浴缸等著喔!」。
自從生產由「家裡的事」變成「醫院的事」以後,男人去叫產婆來和燒開水的功能不再,取而代之是「顧手機」,用APP紀錄宮縮只是眾多功能中的一項,用來打發不知道該做什麼的無聊焦慮和緊張才是主要用途,喔還有錄影和拍照!
當事後才發現根本沒錄到或者照片都沒存之類的囧事,被抱怨錯過寶貝一生最重要的時刻,請不要怪那個男人,因為錄影拍照真的不是陪產時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什麼?醫院的產前教室怎麼都沒有教?
生產,真的不是只有「那一天」的事。
《我家寶貝要出生》溫柔訴說:生產,是全家人的、是每一天的事。當每一天的生活中都有這個話題、為了準備迎接寶寶、也把自己做好準備,臉不紅、氣不喘、心不驚、手不抖,才能為這個大日子的主角--媽媽和寶寶--做最佳隊友。攝影家伊藤泰寬在這本書中,是爸爸、也是掌鏡者,看起來兩個角色他都扮演得很棒。
附錄有一篇全家人的聊天語錄,大家回憶空斗從媽媽肚子裡到誕生的過程,最有趣的是小哥哥說臍帶「看起來很軟,其實很難剪!」,剪臍帶會痛嗎?小寶寶「空斗」咿咿ㄚㄚ的回答(不告訴你~)。
前文提到,《我家寶貝要出生》是有著生產改革之魂的繪本,怎麼說呢?在柔和的影像頁之間,介紹了助產士的角色和功能,神古整子助產士也撰寫短文介紹助產士的工作,不僅是接生,還包括不孕、避孕、育兒、性方面的諮詢,希望大家能多多利用助產士的功能,讓女性、男性和家人得到幸福--這些都符合「生產,不是生病」的生產改革精神。
伊藤惠美子馬麻的短文,是很好的生命教育省思:「從受孕那一刻起,寶寶就竭盡全力地生存下來,再用簡直是豁出性命的力量通過母體……然而,這樣強勁的力量有時候也會被壓倒,於是在這同時,死亡是無可奈何的,有時則是身心障礙或是帶著疾病而來,這就是生命自然的樣態。」
「生於家、死於家,在日本是自然而然的生命進程。」伊藤惠美子說。
《我家寶貝要出生》(原文うちに あかちゃんが うまれるの)
作者:伊藤惠美子;攝影者:伊藤泰寬
譯者:林禮寧
出版社:奧林文化

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歡迎分享】生產再發現:全國講座開跑!

對於生產,您有什麼想像呢?
近年來很受注目的溫柔生產,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生動盟認為,溫柔生產的重要意義在於,以產婦為中心,在各方支援下,對於孕產歷程的充分理解、探索與合作。產婦與家人能夠深入理解生產的特性、醫療措施是否有其必要,背後有什麼實證依據,並探索自己的期待。產家跟醫師和助產人員能站在平等的角度充分溝通,雙方傾聽彼此訴求,找出最適合的生產安排。

因此,溫柔生產不是一種既定的生產方式,而是一種對於生產的態度與做法。溫柔生產可以發生在醫院、家裡、助產所,也可能是自然產、剖腹產。重點在於透過各種方式,促使女性為生產的主體,充分發揮其能力,讓孕育成為一場充滿力量的歷程。

如果,您對以上的溫柔生產渴求更多的理解,想要再發現生產,歡迎您利用臉書訊息向生動盟提出「生產再發現」講座的申請。歡迎大家協助轉貼訊息!

以下是講座的進行方式與申請辦法:
(一) 講座進行方式:二小時的溫柔生產概念與做法,以及一小時的分組討論。時間可以彈性調整。
(二) 講員:具有協助溫柔生產經驗的醫師、助產師等,以及經歷過溫柔生產的媽媽。
(三) 申請者資格:不限。只要能夠聚集20人,並提供講座場地,以及講師交通費與講義工本費,都可以向生動盟提出申請。
(四)申請流程:請在生動盟臉書專頁,透過私人訊息,告知申請者姓名、電話、場地地址、預計時段,以及參與講座成員的特性,我們會盡快與您聯絡。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 畫寫生 之 繪本也來生】 Part 4 《毛媽媽居家生產全記錄》



自然離我們越來越遠,並不是她獨自遠走,而是我們人類方方面面的放棄了她。在雞犬相聞的時代,生產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日常之事,即使因為性別或身分的隔閡,未能親「見」,總有家畜或飄浪動物在光天化日行那「苟且之事」,還有,誰家的羊兒狗兒貓兒豬兒要生了,圍觀的小頭鑽動,就這樣提前先修了生產課,不是送子鳥銜來、不是石頭迸出來,而是從中間的洞洞鑽出來啦!

兒時家中的母狗生了三胎,全是「居家生產」,助產師是我老爸。狗媽媽的肚子一日一日沈重,行為也變得不大尋常,她總是這裡聞聞、那裡翻翻,盡往幽暗的地方鑽。老爸幫她佈置了一個產房,但狗媽媽並不滿意、也不願意進去,最後,她選的完美產房,是在最怕狗的二姐書桌底下!

生產完的狗媽媽變得很兇 、護著小狗不讓人靠近,甚至會攻擊家人。要帶她去放風真不容易,得拖著出門,平常可以蹓上半小時的快樂時光,她竟然在最近的樹下一次解決,然後急如星火的要趕回小狗身邊,這應該就是「強烈的母性」吧?

我們家經歷了狗媽媽的交配、生產、育兒,當狗崽一隻一隻被抱養離開,她也有了我後來才知道的「產後憂鬱症」。

《小狗出生了》攝影繪本,勾起了這段童年回憶,也在我接觸溫柔生產和相遇繪本的路上,有了如此的體會---生產是自然的事情、動物都會,這是天性,人類也是動物,怎麼就忘了自然的天性呢?看母狗生小狗,會血腥、可怕、捶牆壁嗎?要剃毛、灌腸、剪會陰嗎?狗媽媽可沒上過產前衛教啊!

如果這是一本人類的居家生產實錄,可能會被標示為限制級、兒童不宜,要封膜的,但主角換成狗,一切就不成問題了?可愛!

可愛可愛,小狗好可愛,繪本以一個「預約」了某隻小狗歸屬權的孩子的角度來說故事,本來,小狗不願意套上頸圈離開媽媽的,但故事最後「牠還是跟我走了」。怎麼有點感傷的意味…..我想狗媽媽正在哀哀憂鬱著吧。


原文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BirthReformAllianceTW/photos/a.477056669113999/702445686575095/?type=3&theater

2016年9月6日 星期二

認識日本稻田助產院



日本目前共有三萬四千名助產師,是主要的接生人力,其中八成七在醫療院所工作,在助產院執業的約佔5.3%(其餘的則在研究機關),每年出生的一百萬名嬰兒,就有1%在助產院出生。助產院讓日本保有多元生產的重要模式,並特別被強調生育自主的女性所看重。

目前日本共有七百多個助產院,其中將近一半執行接生工作,其他的則以哺乳與生育諮詢為主。聯合執業的助產院,正是台灣目前缺乏的照護模式,讓我們來看看稻田助產院如何運作。
-----
從稻田堤火車站出來,穿越小鎮裡的巷弄,眼前出現了綠樹藍天擁抱的兩層木造建築,入口處用小片木板寫著「稻田助產院」,讓人忍不住驚呼,倒吸一口氣,真是個溫暖、明亮、日光與微風相互映照的空間,彷彿是宮崎駿的龍貓世界。

稻田助產院位於神奈川縣川崎市附近的稻田堤小鎮,由多名助產師聯合執業,進行接生與生育保健的服務,包括產前檢查、產前教育、生產、以及產後照護。包括產前檢查、產前教育、生產、以及產後照護。

主建築為一兩層樓樓房,木屋格局,待產室有五間。白天有四名助產師,晚上則有三名,以全職搭配兼職的助產人力來運作。該院遵照助產學會的指引,負責接生適合自然產的產婦,如果是雙胞胎與多胞胎、前胎剖腹等情況,助產院不能收案。過去一年約接生200名新生兒,最高曾一天在產院有12名產婦同時待產的盛況,直到自2009年生產數才開始下降,目前接生人數約70人。

會來到稻田助產院的孕婦,以大學畢業最多,希望能有助產模式的生產理念,強調自由模式(包括站姿、蹲姿、側臥姿等,日文的說法是free style)的生產姿勢,以及擬家的生產空間。在這裡,生產的理念是以家庭為中心,產婦待產時,全家都可以入住,備有家庭房,以及窗明几淨的餐廳,歡迎家人子女參加,小朋友參與剪臍帶更是沒問題;產前會利用熱療、針灸等傳統醫學方式來進行保健措施。(雖然許多日本醫院設有助產師,但能否保有自由姿勢的產姿或家人參與生產,還是由個別醫師的理念與作法而定。)

除此之外,也有原生母國就是以助產師為主的外籍產婦、伊斯蘭教的產家,或者是受到家暴的婦女,不希望進入大型醫療體系而受到特別關注,都會來到稻田助產院。

日本健康保險制度提供每位產婦42萬日元的分娩費用,稱之為「出產育兒一時金」,由產婦靈活運用,在稻田助產院的產婦,分娩費用約50萬日幣(與一般醫療院所的費用相去不遠),扣除42萬元的補助,只要再自掏腰包8萬日幣

近年來日本各界都很重視助產師對於生產照護的投入,一來是因為少子化現象,政府希望藉由助產人力來強化「生育諮詢」的措施;二來產科醫師人力下滑,也讓助產師的人力需求增加;另一方面,近日也有調查發現,核心家庭型態容易讓新手媽媽感到孤立無援,甚至出現高比例自殺問題,各界開始強調產後照護的重要性,希望透過助產人力來補強。

助產師接生,不只在歐美國家可見,在鄰近的日本也正夯,稻田助產院助產師們,不僅對於生育工作十分投入,說起各種接生理念,神采飛揚的神情更讓人難忘。這種強調要提供多元的生產照護、滿足婦女不同需求的友善生產模式,值得台灣參考。

文/生動盟成員吳嘉苓
圖片來源/稻田助產院網站

(致謝:生動盟成員與台灣助產學界朋友這次的參訪,特別感謝日本明治學院大學柘植あづみ教授的引介與安排,以及稻田助產院院長岩田美也子等人的熱情接待。)

延伸探索
稻田助產院:http://inada-j.com/
日本助產師會:http://www.midwife.or.jp/index.html

2016年8月11日 星期四

【父親節徵文】我們是黃金三角






文/Yin-Chen Lin (熟手爸爸,二胎都是居家生產)
『欸~我們要不要試試看在家裡生啊?
『你瘋了嗎?! 是我要生耶!!
這個對話是發生在六年前,第一胎的孕中期,由身為爸爸的我提出來的。這個對話的結束的速度大概比受精的過程還快,因為女主角已經把重點表明得再清楚不過了!!生產這件事本來就是要生的人來決定啊~不然勒?!
我的太太是個頭腦清楚的人,她很明白那是她的身體,不是我,甚至是所有家族裡的任何人可以替她決定的。所以在當時,她幾乎是完完全全無法相信和接受居家生產的。但最後,我們到底是怎麼從準備完全依賴醫療生產,走到了無醫療介入的居家生產呢?? 這得從我們曲折又無奈的產檢和準備過程講起。
從知道懷孕到確定要居家生產之前,其實一切都還滿順利的,準媽媽沒什麼不舒服,我也沒什麼感覺,直到太太因為屆高齡被醫師要求做「羊膜穿刺術」,這件事對當時的媽媽來說有著極大的抗拒和恐懼。生為現代人的我們,不得不承認恐懼隨時充斥在每一天的生活裡,結婚之後擔心有沒有懷孕?懷了孕開始擔心胎兒有沒有問題?沒什麼問題還不夠,還要確定是健康無病的,要完美的才行!(常常我們以為沒有病就是健康,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對於疾病的恐懼,對於新生命的不確定,對於數據的計較與衡量,總是優先於生命本身的多樣性和獨特樣貌,對於當初被要求做的「羊膜穿刺術」,我問自己的是,『難道有唐氏症的人不適合生存在這個地球甚至社會上嗎?要是篩檢出來中獎機率偏高,那我要做甚麼決定?殺了他嗎??』說實話我完全不覺得自己有甚麼權力應該做這樣的決定。所以當我們告知醫生不打算進行羊膜穿刺的決定時,醫生與護理人員的態度立刻轉為訝異和諷刺,護士小姐瞪大了眼一直搖頭,彷彿我們是不負責任又任性的父母。被否定與懷疑的感覺讓太太很難受,太太一度沮喪得不知所措,直到有一天我們在書店的書架上發現了一本書名很吸引人的書~"溫柔生產",太太很興奮的買回家,然後開始很認真的讀它,接下來,我們就一步一步走上了居家生產的不歸路。
我們到了孕後期才決定居家生產,重新學習一切懷孕生產相關的知識,才發現原來前面漫長的孕程中,我們對於懷孕和生產根本算是一無所知!! 準備的工作有很多,找尋願意前來接生的助產士還有陪產員是重要的一環,還有跟產檢醫師溝通,請他成為我們最堅強的後盾,更是重要。我們從來不會認為跟醫生溝通我們要居家生產,會是件容易的事,畢竟那不是他熟悉的領域和做事習慣,在居家生產的領域裡,我們可以請醫師協助的部分事實上很有限,但又非常重要。我們到非常後期才找到一位溫柔、尊重並且願意傾聽的醫生,他把自己的經驗跟我們分享,也把他的顧慮和擔心提醒出來,他說『自然的意思,不只是包含了自然生產,也包含了自然淘汰與死亡,這你們也需要考慮進去。』他說得很溫柔、很輕鬆,可是卻震撼了我許久!『對啊~生命中的自然本來就含括了生老病死啊!
跟醫生的談話之後,我想了各種可能,如果死亡真的發生了,我會如何?我們會如何?我們的家人又會怎麼面對這件事?我了解心情是需要被照顧的,溝通是需要持續的,無論是夫妻之間還是跟家人之間。居家生產這件事在我們夫妻之間沒有任何爭議,反而因為早早有了共識所以可以將心力大量的用在準備工作和吸收學習上面,但是跟家人的溝通就沒那麼容易了。
『你瘋了嗎?大家都在醫院生也都沒事,都好好的,你們為什麼要跟別人不一樣?
『這是我們家的小孩耶,要是出了什麼差錯,你們要怎麼交待?"
面對傳統價值和家庭成員對我們舊有的評價方式,會是很大很大的挑戰。要對談的很多,要翻轉的也很多,這些溝通許多時候會耗盡了我們的心力和精神,但我很清楚我就要成為這個小生命的依靠了,在我太太生產的時候,她也只有我了,我們盡量做所有可以做的溝通,但把我們自己的心情和狀態照顧好,把該做的準備齊全和堅固了,那麼信心和能量會長出來,在我的孩子出生的那當下,我們該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等待他陪伴他上面。所以我選擇承擔起跟家人溝通的重擔,雖然不太順利,但無妨,我們計劃好了,也準備好了,任何意見我們都尊重,但我一定得尊重自己和太太的意願。
其實,身為一個居家生產的爸爸,陪產待產的心情很高潮迭起,準備事項更是不少,身邊的孕婦每天的心情有高有低,焦慮、沮喪、擔憂、害怕的時候,我們可不能落井下石或跟著一起沉淪,我的性格雖然當不了啦啦隊,但我可以盡力當個肩膀。
生產開始的時候,把注意力都放在媽媽身上,你看著這個女人專注地在和即將到來的孩子合作努力著,你的陪伴就是那黃金三角的一環,鼓勵她、支持她,為她抒緩,和她一起呼吸身為男性,我們永遠無法體驗生產時的身心狀態,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整個過程裡給予她最大的支持和力量,當她和孩子最強而有力的靠山。
準爸爸的陪伴,準媽媽感受得到,即將到來的孩子也一樣感受得到!而這樣有品質和溫度的陪伴,應該回到生命的每個重要階段。我期待每個人從出生、老去,生病、死亡,都能在這樣的連結裡感受到生命的尊重,同時滿足於身而為人的幸福。

2016年8月9日 星期二

【父親節徵文】我是我太太的月子阿姨


文 / 阿澤(請育嬰假重溫親密育兒時光的奶爸)

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當父親的?看著剛滿三歲的孩子跑跳來去,不由得覺得好笑,這是什麼問題,我每天都在當爸爸啊!但一切的開端,是兒子剛出生時,我請了年假加上無薪事假、替太太坐月子的那一個月。 

為什麼不去月子中心或是找月子阿姨呢?很簡單,月子中心付不起,月子阿姨也找過,但是談得來的很怕狗(我家中有隻二十公斤的嗨犬豆豆),家中長輩呢?坦白說,我是耳根子硬的人,很怕被說一定要怎樣怎樣,絕對不可以這樣那樣,後來想想,與其顧慮一堆,還不如我自己來吧。 

通常大家對於月子都有一定想像,如果是傳統方式由家人照顧,就是麻油米酒喝到飽,不能洗頭不能出門之類(這一堆禁忌的魔掌從女性懷孕延伸到孩子出生),不然就是住在月子中心的套房裡,吃著月子餐。不少朋友跟我說,牙一咬,一定要讓太太住一回,因為孩子出生後,在家族中的硬仗才要開始,這是懷孕到有孩子之間的最後黃金時光。不過因為我們是小家庭自己住,倒可省去這段顧慮。 

我媽媽本來也準備大展身手,但是因為我的堅持,改成替我去拍賣漁市買回一整箱的鮮魚,先處理好,接連兩、三週一趟趟送來,我每天只要煮鍋魚湯、雞湯、排骨湯,加點姑姑特地釀的米酒,搭配一些簡單的家常菜色,就是每天的月子餐。住在附近的岳母是堅強的後援,三不五時帶些太太喜歡吃的東西、比較複雜的燉煮料理來加菜。 

現在回想,那真是一段最完美的時光,每天早上起床,打掃,煮早餐,遛狗,回家孩子與媽媽還在睡覺,我可以喝著咖啡在晨光中看著家人起床。沒有其他外在因素干擾,我與太太得以慢慢適應小嬰兒兩小時一週期的生活步調,孩子醒來,太太親餵,換尿布,孩子睡著,我們夫妻還有時間看看書。除了偶爾的親友探望,這真是個完美的生活節奏(那時如此悠閒,現在面對三歲兒如打仗的生活是怎麼回事?)。 

從親手剪斷孩子的臍帶以來,我清楚記得且享受與孩子間的種種第一次,我記得第一次讓孩子躺在我胸口,第一次與孩子一同醒來,第一次替他洗澡(我可是看網路有片預習了好幾回),第一次換尿布(可怕的青色胎便),第一次讓他握著我的手(那是只能握著小指的手掌) 我甚至還是家中第一個會使用mamaway揹巾(偉哉YOUTUBE),背著讓嬰兒睡著的人,連太太都是出關後到店裡請教店員,才慢慢學會的。

這一切,都在我們最熟悉的家中發生,慢慢練習上手,過程有我們最親愛的貓狗陪伴,我知道人生不一樣,幸福得不一樣了。 

我記得朋友聽到我幫太太坐月子,露出難以置信(或是你真是異類)的表情,我只想拍拍他的肩膀,告訴他,這一點都不難,難的在後頭啊!老公是最了解產婦生活習慣的人,就算不會煮飯,訂月子餐也很方便,或許男人需要的,只是一些做的不夠完美的體諒與準備(男性的產前教育不能等),以及一份義無反顧請假的決心,相信我,為了最親愛的人,這絕對值得。

幫太太坐月子,是一個親身感謝太太忍受孕期不適、生產疼痛的機會,也是讓我調整身心轉變成為一名父親的機會,就算法定的陪產假延長為五天,但未來等著我們的是即將有巨大改變的新家庭生活,我很慶幸當初自己有一個月的時間,調整心情與生活步調,現在回想,那是人生最值得珍惜的一段回憶。

2016年8月8日 星期一

【父親節徵文】所有溫柔之前 都是要一點一滴努力的




/Atticus(新手爸爸,老婆懷孕27周)

因為長期拍攝「溫柔生產」的故事,我太太了解關於生產事情遠超過百倍,原本以為只是夫妻間吃飯聊天分享的話題,在今年三月得知家中即將有新成員誕生的喜訊後,突然成為我要認真了解的課題。我終於從太太最得力的司機,升級成一起參加「溫柔生產」活動的一員了!

第一次了解「溫柔生產」:生動盟的活動

五月初,生動盟辦了一場「生再發現」的活動,短短一個下午,從助師、婦科醫師到親身經歷的家,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什麼是「溫柔生產」。活動,總是聽得矇懞懂懂的,但下半場以十個人一組的議題討論,我學習到了實踐「溫柔生產」,丈夫也要投入更多的時間了解,難怪我太太一直塞書給我看,當時的進度大約三頁左右。

另一方面,我也體認到醫院就是專業、安全和效率的極致。也如此,無法根據每位孕婦的需求,調整各種客製化需求,光想要著生就很不容易了,更不用導入助師等做法。

我也學到,如果要在醫院實踐「溫柔生產」,找到願意推動的醫師和醫院相當重要,例如三重聯合醫院就很願意推動「溫柔生產」,可以用相當合理的費用租用單人病房,就可以進行溫柔生的方式,這對於想要兼顧「溫柔生產」和醫院專業的家,都是相當受用的資訊。

第二次了解「溫柔生產」:陳萍醫師的工作坊

參加陳醫師的工作坊真正的原因,是聽當天會有很棒的咖啡可以喝,當然自告奮用當起太太的司機一起參加。結果這個星期六的下午,不僅喝到很棒的咖啡、吃到棒的點心,還聽到了陳醫師為何努力推動「溫柔生產」的心路歷程。

那天下午我學到另一個關鍵的事情,是生過程中對女性的尊重,如果孩子在家庭的誕生是如此重大,且我們盡力呵護的,那生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當然要對媽媽有更好的呵護。醫院必須要注重高效率和安全,在某種程度上,犧牲了每一位家的需求,那現在我們認識了這個尊重,第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聽老婆的心聲,她想要怎樣的生方式,我們彼此建立了信任,就會對生有了尊敬之心。

說起信任,在陳醫生的工作坊中,我也看見了產家和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現在的醫院系統,讓我們對醫生在專業上有至高的尊敬,但卻不太容易建立如朋友般的信任關係。這個關係本來就很難建立,如果一個教學醫院的醫生,每次只能用不到五分的時間跟你互動,當然無法建立這樣的關係。這也不是醫生的問題,就是那麼多人要排隊掛號,醫生還是要一一看完,所以高效率和專業才是關鍵所在。

我捫心自問,如果我想要讓醫生們用更多的時間和家間有更多的互動與關懷,在生的過程前、中、後能在旁,並教我這位新手爸爸所有的生育知識,我又願意付上多少代價呢?

太太給我那本《溫柔生::充滿愛與能量的美妙誕生》我看不到十頁,但我已經知道要邁向「溫柔生產」是要付出的,改口要了另一本《寶寶,包在我身上》當入門書,並取代了每天滑手機的時間,這就是第一個跨出的門檻,各位爸爸也一起努力吧!

2016年7月20日 星期三

【 畫寫生之繪本也來生】Part3《肚臍的洞洞》


「從媽媽的肚臍洞洞,看得到、看得到外面喔!」--這是繪本作家長古川義史的研究心得--大膽假設,不用求證。

肚子裡的小寶寶在想甚麼呢?他看到、聽到、聞到、感覺到甚麼呢?從懷孕的第一天開始,新手媽媽和伴侶有了好多想像、也有好多擔心。有人為了知道更多未知而徹夜爬文,搞得自己資訊焦慮 ;也有人不明白肚子裡的小生命已經是個有感知的個體、忽略了外界各種刺激會傳達給寶寶。

「放輕鬆、麥緊張啦!」長古川義史最擅長幽默緊張兮兮的現代人,舉重若輕地挑戰各種嚴肅議題,在他筆下,數十萬年的人類演化史,用一句「我ㄗㄥㄗㄥㄗㄥㄗㄥㄗㄥㄗㄥ…..祖父」跳針帶過(《祖父的祖父的祖父的祖父》);世界不是平的? 隔壁國家發生的事,和你有什麼關係?(《我吃拉麵的時候》)。

重彩濃墨、隨性揮灑,魯蛇人生也充滿溫情暖意,於是,他筆下的胎內世界就更教人期待了。繪本的主述者是即將出生的小寶寶,由他的「主觀」看見和感覺世界,他最獨特的觀點是甚麼呢?---相反---是的,因為大部份即將誕生的胎兒是頭上腳下蜷在媽媽肚子裡,從他的「潛望鏡」看出去,世界當然是反的囉,神奇的肚臍小洞洞,還可以讓小寶寶聽到世界的各種聲音、聞到廚房的飯菜香。

《肚臍的洞洞》不僅繪本愛好者推崇,也是很好的全家共讀素材,作者設定的家庭背景是三代同堂,也就是說,如果有新生兒即將誕生,全家個個都逃不過小寶寶的眼睛:有祕密要說,記得先把媽媽的肚臍擋住、如果風光明媚,也不要忘記穿露肚裝讓寶寶欣賞!

話說小寶寶也是有多元觀點的,臀位、橫位、轉來轉去位,《肚臍的洞洞》到底會看到甚麼?只有他自己能決定。書末,小寶寶說「明天我就要出生了」,小寶寶會在何時來到?他自己當然也會決定,他說:「外面的大人,你們不要催、不要急、不要吵、不要硬來嘛,我和媽媽會一起好好合作的喔!」

ps.我家老大看到書封面「正」胎位的小寶寶,就說他顛倒了,於是把書轉了90度,我笑說,對啊,你在媽媽肚子就是這樣,所以媽媽挨一刀啦!

你是否認為,只要非「正」胎位,就註定要剖腹?根據實證研究,臀位、橫位、多胞胎的寶寶,只要有充足的協助和支持,一樣可以自然順產。


圖片:《肚臍的洞洞》遠流出版社

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 畫寫生之繪本也來生】Part 2《走進生命花園》



生命是甚麼?生命從何而來?生命將前往何方?

想過這些問題嗎?在甚麼時候開始想的?有了答案嗎?

以上的問題,都不是升學主義所主導的教育體制會「考」的範圍,更不是這個體制所鼓勵思索探究的問題,也許直到有一天,它突然出現在你的生活,你毫無準備、手足無措,想要補修這個生命學分,發現相關的神經元好像從未被開發。它可能出現的形式,或許是親友的病苦、或許是人心惶惑的隨機殺人事件、或許是你內心過不了的難處、或許是驗孕筆浮現的線數……

生命是甚麼?生命從何而來?生命將前往何方?

不同的宗教、靈修派別對這些問題有各自的解釋,但它們的最大公約數或許是:生命絕非偶然,我們一定帶有某些使命來到世界,也終將離開這個世界並且留下些甚麼。而關於生物繁衍生物的方式---生產---不一定人人有創造的經驗,但,一定有「被創造」的經驗,這個經驗你記得嗎?它的開始,就是從精子與卵子結合的那一刻啓動的嗎?還是要再往前一點、再往前一點?

《走進生命花園》是一本素樸、安靜的繪本,它讓孩子帶領讀者走過一遭「前生命」的旅程。你可能懷疑,繪本可以承載這麼重的議題嗎?創作文字的Thierry Lenain為兒童創作的五十餘本著作,關注了種族、死亡、家庭問題,他並不因對象是孩子就看輕他們的領會能力,相反的,對於生命的多變,大人反而要看重孩子敏銳的感受力和時有饒富禪意的解讀。此外,孩子離「出生」比我們近得多,他們的記憶更可靠,不是嗎?

很多人選擇不要在這個壞時代裡生養孩子,覺得徒然讓生命無辜受累;而社會版日日的虐童事件,也讓人不解為什麼生了卻不好好相待?

孩子啊孩子,你要教我們甚麼呢?用你的生命來教我們認識生命嗎?你的聲音稚嫩細微,所以大人要俯首安靜,才聽得到啊!

圖片:《走進生命花園》

出版社:米奇巴克

2016年7月13日 星期三

【畫寫生之繪本也來生】Part 1《小凱的家不一樣了》


一天早上,小凱家只剩下他,一切都和平常一樣,卻又有點不一樣……水壺變成貓、鞋子變鴿子、臉盆有了臉……小凱嚇得不敢待在家裡,只好到屋外玩球,他鬱悶得猛力一踢,球竟然變成一顆蛋,飛鳥破殼而出! 

這一切怎麼了?記得爸爸早上出門前和他說:「很多事都要改變了。」到底是甚麼意思?最後他躲進自己的房間,關上門、熄了燈。不知過了多久,刺眼的光線從門縫穿入,兩個高大的影子襲來、加上一陣奇怪生物的啼叫……

你可能以為這是科幻片,那種外星人就要大舉入侵的故事,其實不是……其實也是啦。
安東尼布朗(Anthony Browne)是英國繪本名家,不僅擁有精細的超寫實繪畫技法、更有一雙洞悉人性的眼睛和對兒童高度的同理心,在他筆下,成人世界的一切虛偽、荒謬無所遁形,嘲諷無比犀利,特別的是,他也擅用相同能量溫暖的關照老人、兒童和那些孤獨憂傷的心靈。

小凱的家不一樣了 」(Change)場景在一個簡潔的房子:電器設備標示它的現代性、獨自留守的小男孩意謂這是個核心家庭。爸爸出去接媽媽回家,沒交待到底要去哪裡,於是男孩異常不安地看見各種幻象。故事最後,「外星人」出現為我們揭開謎底----她是小凱家的新生兒,爸爸是去醫院接媽媽和妹妹回家啦。末頁,一家人坐在沙發,小凱怯怯地抱著妹妹,爸媽在兩側護持。

本書繪於1990的英國,彼時「現代人」的生產已由醫療體系接管,對於家中增添新生兒的印象,多是媽媽先消失了幾天、然後爸爸也消失了,接著帶回一個完全無法溝通的「外星生物」,理所當然,大家都是這樣。啊?你要談大孩子的心理衝擊嗎?對不起我們忙著照顧寶寶,你自己先去玩好嗎?

繪本作家厲害,是把視角放在長子身上,透過小凱「無法參與」所產生的憂慮臆想,提醒成人留意大孩子的感受,不由得說, 安東尼布朗 真「瞭」!

當「生產」與家庭日常經驗割離,衝擊很難避免---不論是大人或孩子。重新找回溫和的、全家都能參與和適應的生產方式,是否能讓走過頭的醫療體系回到它應該關懷的核心---「人」身上呢?

順便,讀者也找一找,愛藏細節的作者,吊了多少書袋在繪本中啦?


圖片:《小凱的家不一樣了》維京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

【陳鈺萍醫師專欄-乳妳所願】規律餵食的迷思



「玉芬剛入住,剖腹產後第7天,第二胎,目前覺得脹奶不適。」護理長跟我報告簡單的哺乳史,上一胎母奶餵到7個月,這胎目前脹奶中,寶寶全瓶餵母奶,媽媽產後不需回到職場。「玉芬,脹奶不舒服?」「嗯,上一胎不會這樣。為什麼這胎脹成這樣,硬塊好多,很不舒服,會不會乳腺炎啊?」

我好奇玉芬決定全瓶餵的原因,猜測應該跟上一胎哺乳經驗有關,原來她第一胎因為剖腹產,得在床上躺一段時間,她很快就學會躺著餵奶,寶寶也含得很好,從醫院到月子中心都一直跟寶寶在一起,寶寶餓了就餵,奶從沒脹過,寶寶喝得好也長得好。

但玉芬離開月子中心回家後,母親為了讓她繼續休息,接手照顧小孩,母親把玉芬擠出來的奶,按時間每四小時餵150c.c.,小孩沒喝完,也會想辦法把奶「灌」完,結果小孩滿兩個月時,就因過度餵食造成腸胃問題住院,玉芬雖然跟寶寶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卻因為一直與寶寶分離,而後寶寶又住院,嚴重的產後憂鬱爆發。想到這一切要再來一次,她就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並不是教會媽媽哺乳,從此就「幸福快樂」了。離開月子中心,媽媽與寶寶要回到她們的「日常生活」,與在機構中可能完全是兩回事,因為當媽媽回到家,並非只要面對寶寶,玉芬的母親沒餵過母奶,生養小孩是「科學母職」與配方奶盛行的年代,雖然認同母奶是孩子理想的食物來源,卻執意採規律餵食的模式。

目前許多照顧者仍然有規律餵食(如:四小時餵一次,一次要餵幾c.c.)的迷思。媽媽常處在孩子已經餓了,可是還不到四小時,該不該餵寶寶的掙扎中。英國約莫一世紀前,一位很有影響力的醫師 Truby King,寫了一本《大不列顛母親的育兒術》,教導媽媽們如何照顧小孩,書中建議母嬰分房睡且要照嚴格的時間表餵食與睡覺。美國的John Watson醫師也全力支持與推廣此一論調,還加入心理學,認為這樣對小孩的身心健康來說是最正確的。之後陸續有許多醫學專家,師承此學派並加以發揚光大,甚至在媒體大力宣傳。一些學者提出相反的看法,然而這些聲音被淹沒了,父母被教導著如何順應時勢「訓練小孩」。

在台灣很多新手媽媽們看的育兒書《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中的丹瑪醫師,就是遵循這樣的典範,在網路的育兒討論區,也分為「百歲醫師派」與「親密育兒派」,分別遵照《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書中提倡的規則餵食,訓練孩子的教養方式,與《親密育兒百科》主張依孩子需求滿足孩子,兩種截然不同育兒方式主張的育兒書。

Truby King的那個時代,西方醫學生理學的發展,企圖用物理與化學公式,來解釋所有的生理現象。因此,寶寶成為被動接受乳汁的客體,而這種對哺乳母親與寶寶身體的規訓,也顯示了男醫師在缺乏哺乳與育兒身體經驗的情況下,所建構起來的醫學知識、認為「客觀」、「科學」的實作方式,跟真實世界的媽媽寶寶有偌大落差。

其實定時定量的觀念,早在宋代中國,幼醫也有這樣的建議。熊秉真的《幼幼》書,討論中國傳統的育兒方式,書中就引宋代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的《產乳集》,〈將護嬰兒方論〉一篇:「飼乳之後,須依時、量多寡與之。勿令太飽,恐成嬭,久則吐嬭,不可節也。」對於定時一事,元朝幼醫名著曾世榮《活幼口議》中且有專論。由此可見無論東方或西方,無論哪一個年代,掌握書寫權力的男性醫者,常將嬰幼兒餵食視為照顧者主動、嬰幼兒被動的必然。

但也並非所有男性醫者,都有這樣的落差。英國的溫尼考特醫師,醫療生涯從小兒科開始,在接觸精神分析後,越來越深入地研究兒童心理學,關於母親與嬰兒的關係,他認為,假如母親跟嬰兒之間的親情已經展開,而且自然發展,就不需要哺乳技巧,也不必量體溫和作各種檢查,因為,他們倆比外人更明白什麼才是對的。在這種情況下,小嬰兒會用對的速度正確的量,也知道何時該停止。寶寶的消化和排泄不必外人監控,因為情感關係自然發展,整個生理作用就奏效了。


其實,母親從寶寶身上學到的育兒心得,就像寶寶也從她身上了解了母親。嬰幼兒與照顧者的互動,是細膩而繁複的,不是只有哭與吐奶的表現,或是喝奶間隔時間長短、喝奶量可以測量。

2016年6月22日 星期三

【陳鈺萍醫師專欄-乳妳所願】坐月子機構化所產生的「數字迷思」

坐月子機構化所產生的「數字迷思」:媽媽的奶量、寶寶的體重與黃疸數值。

---
「乳」,可以當名詞,指乳汁;也可以當動詞,指餵小孩喝奶。餵哪種奶?由誰來餵?用什麼方式餵?有各種的排列組合。

2011年,台灣產後第一個月總母乳哺育率為87.5%,純母乳哺育率為61.8%。這樣的數字傳達出這十多年來,母乳哺育社會技術體制逐漸形成。無論是醫學專家或是一般大眾,對乳汁成分的認知,已從對配方奶象徵「科學」、「進步」的崇拜,轉而重新認識母乳的好。

令人在意的是,「總」哺育率與「純」哺育率有著25.7%的落差,有1/4的母親,是母奶與配方奶混和餵食的。這些母親並非不知道純母乳哺育對寶寶的好處,大部分是泌乳不足。

在母乳哺育的相關研究中,常有因果導置的問題。孩子們進到醫療場域,一旦有生長或感染的問題,常被給予提早吃副食品或是添加配方奶的建議。這些孩子就此落入非純母乳哺育的族群,母親如果沒有得到適切的協助,泌乳量很容易開始減少。

我們來討論三種常見的「數字迷思」:媽媽的奶量、寶寶的體重與黃疸數值。

「乳汁不足」是很多母親開始幫寶寶添加配方奶的原因,醫學上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泌乳不足。「原發性泌乳不足」在醫學上有其診斷與處置方式,但這佔少數。大部分的泌乳不足屬於續發性,醫學上的分類將其歸為「自覺乳汁不足」。這樣的分類方式,認為這些母親沒有得到足夠母乳哺育的相關知識與支持,寶寶不一定喝不飽,母親的身體也還持續泌乳,處置的方式就是加強對母親的衛教,以及尋求更多的支持方式。「自覺」,加重了母親對自己身體的責任,也讓母親對自己的泌乳能力更沒信心。

2013年夏天,我在月子中心進行例行巡診。產後第二周的Y,雖然泌乳順暢,但寶寶每天都還有二至三成的奶,需要靠配方奶補足。「陳醫師,我產前所有與母乳有關的媽媽教室都認真上了,可以買到的書,也都讀了,為什麼奶還是不夠?」Y的哺乳知識充分,家人對她的支持也足夠,為何還是泌乳不足?

我將其稱為「醫源性泌乳不足」。從醫院到月子中心,機構中的種種處置,使得母親的身體雖然具有分泌足夠乳汁的能力,卻被重新導向為泌乳不足的身體,目前最常見開始補充配方奶原因,一個是寶寶體重不足,一個是寶寶有黃疸問題。Y就是因為寶寶體重下降太多,在醫院聽從兒科醫師建議,開始補充配方奶。

「生物監測」的觀念,讓媽媽與寶寶的身體消失

寶寶體重的測量成了評估生長的指標,也等於有沒有喝到足夠的奶。坐月子機構化後,延續醫院的照顧模式,寶寶每天被測量著體重,也統計每天進出身體的奶(水)量。若是親餵,無法得知寶寶喝進肚裡的奶量,就得紀錄餵奶時間的長短。一旦寶寶在生理性脫水的階段體重掉太多,或是出生後體重該回升時沒回升,就會歸因於喝的奶不夠,如果餵的是母奶,責任完全就落到母親身上,母親開始覺得自己泌乳不足,把自己身體「病理化」成為無法分泌足夠乳汁的身體,讓醫療可以介入。焦慮的媽媽開始在意寶寶一餐究竟喝了多少奶,於是把奶擠出來度量。

另一個數字的迷思,是關於黃疸數值。新生兒在出生後的第二至三天,開始有生理性黃疸。形成黃疸的「膽紅素」,是寶寶體內紅血球代謝過程的產物,經肝臟處理後,隨著寶寶的糞便排出。膽紅素在寶寶身體裡遊走,也會沉積在皮膚底下。遊走的膽紅素會與身體代謝產生的自由基結合,將其帶出體外;而沉積在皮膚底下的,是寶寶天然的「防曬乳」,幫助尚未成熟的皮膚抵抗紫外線的傷害。

以配方奶為嬰幼兒餵食典範的年代,寶寶不太容易有黃疸,大家不去探究為何喝配方奶較不容易有黃疸,是不是餵食配方奶的寶寶,缺少了什麼「正常」該有的身體代謝功能。反而用餵了配方奶重新導向的「不黃」身體為標準,「正常」的生理性黃疸開始被視為「不正常」。而依著這「不黃」身體立下的照光標準,寶寶黃疸數值較高,醫療上的常規是要照光讓其恢復「正常」,另一個常被提出的建議,就是改餵配方奶。

(當然醫學上還是有病理性黃疸,需要積極治療的情況。但通常寶寶能出院隨著媽媽住進月子中心,幾乎都是生理性黃疸,或是餵食不足的黃疸,黃疸數值尚在可接受的範圍,否則醫院「不會放人」。)

另一次月子中心例行性的巡診,C產後第五天,寶寶在醫院時就因為黃疸數值過高照過光,月子中心每天都會幫寶寶測量黃疸指數,今天數值又升高了,C很擔心。

「今天有沒有什麼問題?」C正好在擠奶。
「陳醫師,寶寶今天黃疸值又升高了,我覺得奶不夠,衝不上來。」C回答。
「為什麼不把寶寶帶回房裡餵,而在這裡擠奶?」我問。
「寶寶要照光啊!」C認為跟醫院一樣,寶寶照光得在嬰兒室,所以她把奶擠出來,再送到嬰兒室請護理人員瓶餵。
「我們用的是照光毯,寶寶可以推來身邊啊!」我這麼說。

C把讓寶寶黃疸值下降當作首要目標,認為照光是目前最重要的解決方式。為了不中斷照光的進行,就把奶擠出來送至嬰兒室讓護理人員用奶瓶餵食。然而寶寶與媽媽分開,會減少討奶的次數,喝不到足夠的奶,黃疸數值更不容易下降,媽媽泌乳也會因為寶寶沒有在身邊頻繁的刺激與互動,而開始減少。但目前對寶寶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喝到足夠的奶,而不是照光。


我們常說,媽媽能選擇餵寶寶什麼奶,但許多醫療處置無形之中,限縮了媽媽的權利,在現今的醫療場域中,母親泌乳的功能與寶寶身體的運作,都被重新導向,只有釐清這種處境帶來的問題,才能提升哺乳母親的行動能力,不再泌乳不足。


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

【陳鈺萍醫師專欄-乳妳所願】擠出母乳,成為自己孩子的奶媽


在原本職場媽媽才需要使用擠乳器的,為什麼會出現在月子中心、甚至全職媽媽的身邊?
某天在月子中心巡診,一個產婦問我:「陳醫師,我母奶很夠,寶寶喝很多便便也很多,為什麼這星期已經第三天了,寶寶體重沒有增加?」通常,我會要媽媽們不要那麼在意寶寶體重的問題,但三天體重都沒增加並不尋常,所以我詢問媽媽的餵奶方式。「之前寶寶不喜歡親餵,我都用奶瓶餵他母奶。最近他比較願意直接喝了,我會看時間,大約三個小時給他喝奶。可是他大約1015分鐘就會睡著不喝,我會把他弄醒,再補他80c.c.母奶。他如果哭,我會讓他哭一會兒,再餵他。」

這樣的餵食方式問題在於,規律餵食的迷思,看時鐘餵奶不是看寶寶釋放的訊息;媽媽處於過度泌乳的狀態,孩子喝到睡著其實已經飽了,後面再補的反而增加孩子身體的負擔;孩子哭不要馬上抱的迷思,讓孩子消耗過多能量在哭這件事情上。不是媽媽的奶越多越好,也不是寶寶喝越多越好。在母親泌乳足夠的情況下,孩子還是有可能長不大。

美國嬰兒餵食執行研究統計顯示,20052007年間,1.5個月至4.5個月大的寶寶,選擇母乳哺育的媽媽有85%成功使用過擠乳器。甚至這當中有5.6%的媽媽,從寶寶出生後就把奶擠出來餵,寶寶不曾在媽媽的乳房喝過奶。

為何要在意全母乳哺育與全瓶餵母奶的差別呢?

母乳哺育,對媽媽有親子連結與許多健康上的好處,如果是擠出來餵,這些好處可能就不成立了。目前已經有一些研究顯示,擠乳器使用不當,可能造成母親乳腺炎、乳房或乳頭受傷等問題;還有因為使用擠乳器造成乳房疼痛的問題。很多月子中心的媽媽告訴我,當她們使用擠乳器時,總有被掏空的疲憊感,沒有親餵時那種滿足與愉悅。面對機器與面對寶寶,身體啟動的是全然不同的神經荷爾蒙分泌機制。

「把奶擠出來,寶寶到底喝得比較多還是比較少?」這取決於媽媽與寶寶有沒有一直在一起,以及瓶餵的方式。擠出來的奶,成分與親餵已經不同,從擠乳、儲奶到回溫加熱,進入寶寶的口中,每一步驟都有細菌汙染的風險。當照顧者用奶瓶餵母奶,常會回到配方奶的哺餵模式,於是又帶來了過度餵食的問題,如前面所提玉芬的例子。

英國一個針對產後四周內把奶擠出來餵的研究,狀況與台灣非常相似:有些全職媽媽並沒有因工作需要與寶寶分離,卻還是使用擠乳器,把奶擠出來瓶餵,反而使母乳哺育進行得不順利,而提早離乳。讓我更訝異的是英國婦女,有六個月的產假,卻還是有多數的婦女把奶擠出來。從這項研究看起來,媽媽們把奶擠出來,並不只是回到職場要與寶寶分開的考量。許多不需要與寶寶分開的母親,還是有著各種使用擠乳器的理由。而擠乳器並不像廣告上時常呈現的,帶給哺乳母親效率,以及哺乳的持續。

對依賴擠乳器的媽媽們來說,擠乳器讓她們控制擠乳時間,讓她們知道自己奶量多少,她們認為擠乳器是母乳哺育的必備工具。對不使用擠乳器的媽媽來說,擠乳器切割了她們的時間,影響了她們哺乳的自信。

「讓寶寶喝到奶」這件事,有親餵、手擠、擠乳器三種選擇,這樣的討論容易陷於「該不該使用」、「擠乳器是不是一個好工具」的爭論,我想再往內推一些,著眼於「擠出來」的必要性,對於「讓寶寶喝到奶」,使用擠乳器的媽媽跟這個技術物如何有更自由的關係?如何讓選擇母乳哺育的媽媽覺得自由呢?

在原本職場媽媽需要與寶寶分開才要用擠乳器的想像中,在家帶小孩的母親、月子中心中的產婦,都不屬於擠乳器的使用者,但她們卻成為使用者,為什麼?媽媽們使用擠乳器,並不是需不需要回到職場這麼單純的考量因素。


圖片攝影:Chmi

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陳鈺萍醫師專欄-乳妳所願】月子中心如何改變近代母乳哺育文化?




母親與孩子,從懷孕開始透過胎盤血流,交織起一個新生命的醞釀過程,母親們開始想像自己與孩子的關係。身體一直在變化,隨時都有新發現。孩子出生後,母親的乳房取代了胎盤,透過母乳,兩個生命持續交織。選擇母乳哺育的母親,啟動了自己與乳房的新關係,也維持了孩子與母親兩個身體的互動。

「我會有奶嗎?」「孩子願意吸嗎?」「我的乳頭凹陷,孩子會不會含不上?」「母奶要怎麼餵才對?」這些問題,母親們從懷孕開始,或許想過千百回,充滿對自己身體的不確定,也滿懷期待。母乳哺育這趟旅程,始於孩子出生時,但方式各有不同,並不是母親願意餵就能圓滿。要如何去除父權醫學體制加諸女性身體的想像呢?

十多年前,還沒有母嬰親善措施,在醫院生產,孩子出生後的常規,是被放在維持攝氏37度的暖床上,擦乾身體、點眼藥、打維生素K、量身高頭圍、秤重全部「處理好」之後,包裹起來,抱到躺在產檯上還在被縫合傷口的母親眼前,對手圈。「媽媽恭喜,這是妳的寶寶喔,是男生(這時會掀開包布讓媽媽看一下外生殖器,驗明正身)。我們對一下手圈,OOO之男,沒有錯喔?來!蓋一下手印,先把寶寶抱去嬰兒室洗澡囉!」

下一次見到寶寶,或許是四個小時後,或許更久。寶寶得在嬰兒室觀察一段時間,說是「觀察」,其實也在等兒科醫師來做第一次的健康檢查。這樣的運作模式中,醫護人員是主體,一切以方便醫療工作流程效率為考量。若是順產,產婦歸產科住產後病房,小孩歸兒科住進嬰兒室,媽媽若要餵母奶,得想辦法將自己的身體,從病房移動到嬰兒室。若是因為傷口疼痛或是產後疲憊無法移動,就會將餵養小孩的「工作」,交由嬰兒室的護理人員全權處理。

孩子剛出生,媽媽的奶還沒「來」,這樣的情況下,餵的是配方奶。(產後前幾天,母親分泌的是初乳,量不多,通常也還擠不出來。通常在產後35天,才開始脹奶,有「奶來了」的感覺)

無論媽媽或寶寶,在這樣的環境中都是被動的,只能順從醫療常規的一切安排。

有母嬰親善措施之後不一樣了。醫院開始提供「產後肌膚接觸」、「24小時親子同室」,只要媽媽願意,孩子可以一直跟媽媽在一起不分離。2007年國際母乳哺餵周的口號為「最初的第一個小時拯救100萬個嬰兒」,強調母嬰不分離、母乳哺育的重要性。孩子出生斷臍了,看似兩個從此獨立運作的個體。但是透過母乳哺育的連結,孩子與媽媽還是一體的(mother-infant dyad),許許多多生理運作持續互相調節,甚至關乎寶寶的存活。很多媽媽用「卸貨」來形容生產,揹了十個月的「貨物」終於卸下。寶寶出生後,其他人也可以分擔照顧寶寶的責任,不再是照顧媽媽即照顧寶寶了。但是寶寶是人,不是貨物,與媽媽身體持續互動,才是生存下去的保證。

近年來,產後到月子中心坐月子,已成為都會地區的首選。以台北市來說,登記立案的產後護理之家目前有63家之多。很多婦女懷孕一領到媽媽手冊,就開始物色月子中心。到醫療院所生產,之後到月子中心坐月子,成了都會區大多數產婦的選擇。查看網路上月子中心的廣告,莫不強調其專業的護理照顧、優良的醫護團隊、營養師或中醫師把關的月子餐、飯店級的住房享受。過往女性長輩幫忙坐月子,同時傳遞母職與育兒知識的網絡,進到機構之後,成為產婦與護理人員新型態的人際關係網絡,對於媽媽與寶寶的身體實作也造成改變。

然而,母乳哺育不只是媽媽「個人的選擇」,懷孕並非終止於寶寶出生的那一刻。寶寶出生後與媽媽分開為兩個「獨立」的身體,母乳哺育卻需要兩個身體協同的實作才能達到平衡。以往產後出院回家坐月子,在空間上只有從醫院到回家的轉移。

而今產後護理之家看似延續醫院的照顧模式,卻發展出在機構中坐月子一些獨特的現象:走進產後護理之家,幾乎每個產婦床頭都擺著擠乳器,常聽到母親們描述「擠乳的辛苦」,而非「餵奶的辛苦」。

當女性身體與嬰兒餵食分開來,使用擠乳器的產婦,對母乳哺育有著不一樣的想像,擠乳器的介入,造成母乳哺育去身體化,也影響與改變了這個網絡中的社會關係,而當母親與孩子
離開產後護理之家,返回日常生活,該如何延續哺乳而非斷裂?

接下來幾篇文章,將分享我在產後護理之家的參與式觀察,探討機構中母親與寶寶,產後第一個月的身體實作。希望母親與孩子在母乳哺育中都能「如你所願」,尋得更自由的關係!

---
作者/陳鈺萍
許世賓婦產科診所婦產科主治醫師
青年診所哺乳諮詢部主治醫師
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國際認證嬰幼兒按摩講師
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理事
生產改革行動聯盟秘書長

圖片攝影/賓(flickr

錯誤的哺乳觀念,導致「母乳最累」


一支由奶粉商拍攝的「真實母乳媽媽的奮鬥歷程」,在網路上引起許多共鳴與迴響,但細看內容,處處是錯誤的哺乳觀念,導致「母乳最累」的結果。

一位朋友告訴我們,「我三胎都在月子中心,但完全不同的過程

第一胎,她什麼都不懂,在月子中心夜裡寶寶不在身邊,從徒手擠奶到使用擠奶器,不斷衝奶量,結果月子做完,家裡冰箱滿滿的母奶冰棒,安心之餘,寶寶一天卻有一兩餐必須喝冷藏或冷凍奶,才能儲存更多「新冰棒」。

第二胎,奶來得很快,有了第一胎經驗,即使在月子中心也餐餐親餵,但初生寶寶食量不及脹奶速度,只好餵完後再擠一些出來,讓自己稍微舒服一點,結果奶量更多,回到家後冷凍庫依舊爆炸,沒想到寶寶完全不喝冷凍奶,只好全捐出去。

生第三胎前,她知道了全親餵的好處,雖然在月子中心希望半夜能補眠,還是擠奶,但先跟護理師溝通好,等寶寶起床想喝奶時才餵,也不強迫喝的量,所以半夜擠奶時只要擠出寶寶喝的量即可,回家後立刻拋開奶瓶全親餵,並且想喝就喝。母奶至今九個多月,比前兩胎都長也更愉快。

這位母親三次不同的哺乳經驗,說明了月子中心的協助母乳措施,能夠影響女性哺乳的方式與感受。許多媽媽認為護理師或醫師對母乳的概念一定是正確的,會聽從醫護人員的建議,然而他們不一定接受過母乳的相關知識與訓練,不適當的哺乳建議,導致「餵奶的辛苦」被「擠奶的辛苦」所取代,寶寶的體重、擠乳量、衝高奶量、規律餵奶等迷思,讓許多媽媽產後還未復原的身體吃盡苦頭。

「醫院護士和月子中心護理師叫我一定要排空,這兩字害慘人了,排什麼空啊,孩子吃多少就是多少,多擠出來幹什麼呢?」
「初乳明明很少,為什麼要硬擠?擠了半天就只有幾cc,又開始擔心沒奶,對媽媽來說打擊超大。」
「我設鬧鐘3個小時擠奶一次,擠完又花30分鐘洗擠奶器跟消毒,真的是一段悲慘的過去。」

再以影片中半夜三點的「擠奶鬧鐘」為例,在月子中心,多數媽媽都讓寶寶在嬰兒室過夜,其實母嬰同眠,媽媽並不會睡得比較少,雖然睡眠一直中斷,可是在醫學上的統計,反而感覺睡得好與睡得飽的比例遠遠多於母嬰分眠的媽媽,因為母嬰同眠時,媽媽與寶寶睡眠是同步的,寶寶醒來要喝奶時,媽媽也醒了,而不是被鬧鐘叫醒擠奶。

母嬰同睡,彼此在生理與行為上是互相影響的,媽媽對寶寶的生理反應較敏感,奶量較充足;對寶寶來說,能夠增加母乳的時間跟次數,淺眠時間(第1.2期)較多,深眠時間(第3.4期)較少,也能減少發生呼吸中止的風險。

母乳對孩子是最好的食物,但並非是唯一可選的食物,而且餵母乳的過程確實很磨人,配方奶確實是許多媽媽的好幫手,但使用配方奶的前提,不應是建立在媽媽無法以母乳餵飽孩子的挫折感上。

如同上述,當媽媽得以掌握正確概念時,哺乳可以是完全不同的經驗,因此,當這部「真實母乳媽媽的奮鬥歷程」的廣告,強調女性餵母乳的辛苦,我們認為更值得被好好討論的是,錯誤訊息與經常誤導哺乳變成一場磨難。

其實,不需要製作成本高昂的廣告,提醒女性哺乳有多辛苦,我們需要傳達的是,婦產科醫護人員與月子中心護理師應增進母乳知識,讓女性在產前教育即能做好準備,產後也能得到正確的幫助,現在也有不少母乳支持團體能夠提供媽媽搜尋資訊,多管齊下,媽媽和寶寶就能享受最親密無間又愉快的母乳歲月。


「喝母乳的孩子是個寶」這句標語,確實讓餵母乳的媽媽壓力很大,與其強調親餵和母乳最好,更值得被好好討論的是,如何在產前教育增進正確的母乳知識,讓女性能及早做好準備,產後家人也能給予正確的幫助與支持,使用配方奶不是罪惡,瓶餵也不是,但該交由媽媽的自主意識,而非讓媽媽有罪惡感在先,覺得自己餵不飽孩子,畢竟養育寶寶的甘與苦,只有媽媽自己知道,不管是全親餵、瓶餵母奶,餵配方奶,都不會改變媽媽對寶寶的愛。我們希望,除了媽媽,家庭裡的每一個成員也能有正確的母奶觀念,讓願意餵母奶的媽媽擁有最強大的後盾。